Episode 140: EaaS — Everything-as-a-Service

我们有 Software-as-a-Service,有 Platform-as-a-Service,但在一切软件化的零边际成本世界里,恐怕一切曾经恒定的「东西」都要变成需要长期维护的「服务」。再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花一次钱就可以永远玩下去的游戏,没有购买一份就可以长期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人类终究将成为比特的「奴隶」。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或好事,但这种现象确实暗示着我们尚不能完全把握的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我们正在零散地经历着构成这次变革的诸多子变革,而这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大兴奋点。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上周的节目(第一三九期)录音时李如一在出差,酒店房间条件有限,录音质量较差,没逃过耳朵灵的朋友。本期已经恢复正常。

今天的不少内容源于两个问题,或者说一个问题和一本书的标题:

  1. 如果以一百年为尺度思考技术问题会怎么样?
  2. 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Collaborative Commons, and the Eclipse of Capitalism(《零边际成本社会:物联网、协作康盟、以及资本主义的穷途末路》)

边际成本指的是某件产品生产多一个单位所需要的成本。假如你的 CD 总共做了 1000 张,就要付出 1000 张 CD 的制作成本,但假如你是以数字文件的形式发行 CD 里面的歌曲,制作 1000 份和 1 份的成本就几乎相同。无庸置疑,「软件蚕食世界」这句话背后的涵义,就是世界上的各种东西的边际成本都在慢慢向零靠拢。

在上一期节目中,Rio 提到了他对于交通工具的看法。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工具减少了人们购置私车的需求,拼车和按需用车的服务(例如 Uber)不但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灵活经济,也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同时还有缓解交通堵塞的潜力。有听众说这是一种共产主义理想,但或许「协作康盟」(Collaborative Commons)是更好的理解这种现象的思维框架。

作为名词的 common 在简体中文世界一直没有恰当的翻译。某些台湾词典将其音译为「康盟」,但似乎未能流通。简单来说,common 指的是某个群体的人的共有物。例如大家熟悉的 Creative Commons 授权协议指的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把某件创意性作品视为原始创作者、消费者以及其他创作者「共有」之物的一种版权框架。《零边际成本社会》的作者 Jeremy Rifkin 认为,以物权私有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在面临一个逐渐向零边际成本过渡的社会时,会逐渐开始衰微,取而代之的就是协作康盟。

这当然只是一种大胆的假说。但关心互联网和技术发展的人应该会对这种理论感到天然的亲近。如果一件东西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复制,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地将它变成「私人物品」这个问题就要重新思考。

复制成本的降低也会造成复制行为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保存」「收藏」等概念的本质变化。假如你今天拍了一部电影,如何保证它在一百年后还可以正常播放?(要知道从电影诞生到今天总共也才一百多年。)答案很可能不是去信任某一种特别可靠的介质,而是要每隔几年不辞辛劳地反复地将这部电影复制到当时最新的介质上。

这就引出了本期节目的标题。我们有 Software-as-a-Service,有 Platform-as-a-Service,但在一切软件化的零边际成本世界里,恐怕一切曾经恒定的「东西」都要变成需要长期维护的「服务」。再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花一次钱就可以永远玩下去的游戏,没有购买一份就可以长期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人类终究将成为比特的「奴隶」。

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坏事或好事,但这种现象确实暗示着我们尚不能完全把握的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我们正在零散地经历着构成这次变革的诸多子变革,而这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大兴奋点。

(从本期开始,李如一和 Rio 会在节目末尾介绍几个值得注意的 app——不一定是推荐,只是「值得注意」。)

我们最近在用的新 app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相关链接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