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145: 医疗的未来 2.0

微软免费为用户升级 Windows 10,将于本周三发布的关于乔布斯的新书《Becoming Steve Jobs》(<a href="https://itgonglun.com/member">成为《IT 公论》会员</a>即可在本周五通过电子邮件第一时间获得本书书评),任天堂与 DeNA 合作进军手机游戏市场(特别嘉宾 cbvivi),以及上两周故意没讲的苹果 ResearchKit(特别嘉宾 talich 与初洋)。

微软免费为用户升级 Windows 10,将于本周三发布的关于乔布斯的新书《Becoming Steve Jobs》(成为《IT 公论》会员即可在本周五通过电子邮件第一时间获得本书书评),任天堂与 DeNA 合作进军手机游戏市场(特别嘉宾 cbvivi),以及上两周故意没讲的苹果 ResearchKit(特别嘉宾 talich 与初洋)。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希望大家喜欢我们上周五发送的新通讯。我们不太确定那种文章该如何分类:每篇周五通讯都始自一本书(以尚无中译本的英文书为主),但也并不是导购性的书评。或许最简单的做法是把它理解为读书笔记。我们推荐大家去找那些书来看(很多都有 Kindle 版或其它电子版本),但也希望通讯本身能够自立,具备完足的价值。

本周时机凑巧,Brent Schlender 与 Rick Tetzeli 合著的《Becoming Steve Jobs》将于周三发售,所以周五就写这本了。老实说,我们之前都没听说过这两位作者,但苹果的现任管理层似乎非常热衷于为这本传记背书。这背后包含了他们对 Walter Isaacson 的《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不满,以及试图把乔布斯还原为一个有金子般的心的「人」的努力。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Schlender 为《Fast Company》杂志写过五次关于乔布斯的封面故事,而 Isaacson 则更像一个泛泛意义上的「传记专业户」。

我们期待在周三看到此书,并在周五通讯里与大家分享。若您有朋友对本书感兴趣,欢迎您向他们推荐《IT 公论》会员计划

本期节目的结构与往常不同,我们请来了三位嘉宾:任天堂爱好者 cbvivi(王晓光)和李如一讨论了任天堂与 DeNA 合作进军手机游戏市场的消息,《太医来了》主播初洋以及医学研究从业者 talich(也正是常写电影与美国文化的 talich)则从专业角度解读了苹果 ResearchKit 的意义。

面向专业领域的产品通常不如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性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在专业领域更容易发生。相比起萝卜白菜琢磨不透的消费者,专业领域的需求往往窄而准,人群也更好定义。加上专业领域往往意味着环境的封闭,新技术只要能够满足某个特定的使用场景,就有可能找到买家。虚拟现实就是典型例子。Oculus RiftProject Morpheus) 等产品炒得火热,但即便是已经在给它们开发第三方软件的人都多少带有赌一把的心态。反观医疗领域,倒已经有了不少成熟的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治疗的例子。

至于用智能手机收集用户健康信息这件事,或许很多人首先想问的是:究竟能收集些什么?心率、步数、站立时间这些容易理解,但涉及到例如血液的检查,智能手机难道不是无能为力吗?此外,如果你玩过目前已经放出的几个用 ResearchKit 开发的软件,就会知道它们依然需要用户手动回答很多问题。这样一来,它们和传统的调查问卷又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种思考误区。我们惯于追赶「突破式创新」,却对创新背后经年累月的积累熟视无睹。如果一件新产品或新技术不能「哗」一下解决所有人脑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需求,面对任何罕见案例都能长驱直入,那么就总有人会站在成熟旧技术的立场上大声批评新技术。在本期节目里,曾任骨科医生的初洋向我们解释了医疗领域「主观数据」与「客观数据」的区别。对于治疗和医疗研究而言,用户手动填入的主观数据与智能设备或传统医疗检测仪器所获取的客观数据同样重要。此外,传统的医疗检测仪器本身也一直在朝着更便宜、更轻简的方向进化,其中也不乏外人难以知晓的创新。(例如在手指上套一个夹子般的物体,便可借由光线反射血流里颜色的变化来读取血液中氧气的饱和度。)一旦这个趋势与物联网的发展合流,可以让病人放在家里使用的自检设备会越来越普遍。把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都通过 ResearchKit 汇集起来,进行结构化的整理与云端存储,真正的次时代 HIS(医疗信息系统)的雏形便隐约可见了。

ResearchKit 是一套开源的软件框架,但至少在初期仍然会是 iOS 中心的一个计划。从数据收集的角度说,这有可能造成偏差。正如 talich 所说,最基本的一点或许在于只有买得起 iOS 设备的病人才能够利用 ResearchKit 框架下的 app 来进行自检或参与医院的研究。另一方面,大数据之大在如今的医疗领域绝不只是一个虚妄的概念,数据量的极速增长已经使医学界的不少从业者患上了「数据恐惧症」,对于有志于从事数据科学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投入的新兴领域。

我们最近在玩的 app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相关链接

人物简介

李如一:字节社创始人。
Rio: Apple4us 程序员。
王晓光(cbvivi):任天堂爱好者,现在《外滩画报》负责新媒体产品。
talich: 从事与医疗相关的研究。美国历史文化与电影作者。
初洋:前骨科医生,现在丁香园。